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小语种资讯

文化交流 | 新加坡的肉骨茶

发布时间: 2024-11-08 来源:



一、起源



肉骨茶的起源存在诸多说法与传说,但不管是哪里,流传..广且..代表性的都是「苦力论」。

「苦力论」中指出,20世纪初,许多福建人因原乡土地不敷使用,加上粮食不足,听闻南洋遍地是黄金后,甘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出洋南下,从事苦力工作。苦力工人们在搬运货物的过程中,偶有药材碎片掉落在地,于是拾起来收集后,拿到专卖肉骨的摊位集资煮食,逐渐形成肉骨茶这样的特色佳肴。

1945年二战结束后,来自中国福建的李文地在巴生经营了..个肉骨茶的摊位。据传早期苦力们就是把药材带到李文地的食档集资煮食,后来他参照..加以改良,才变出巴生肉骨茶的..初版本。在福建泉州、厦门一带,以前就有边吃肉骨边喝茶的饮食习惯。后来新加坡开埠初年,就有苦力把这套习惯传到那里。肉骨茶名字的来源,实际上出自于李文地。由于李文地是肉骨茶的创办人,有人为他取了个花名叫「肉骨地」,而泉州话中「地」与「茶」同音,久而久之肉骨地变成了肉骨茶。后来李文地干脆将泉州吃肉配茶的食俗结合进料理中,肉骨茶一词正式诞生。

在新加坡,肉骨茶在20世纪60年代才成为流行的街头美食。那正巧是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独立的时代背景,许多华人迁徙至新加坡定居,并且把肉骨茶带到当地,白汤底的潮州肉骨茶可能也是那时候形成。如今,肉骨茶的饮食文化已经在..上存活60余年。60年的历史其实并不算长,但是肉骨茶的名号已经传到全..。



二、肉骨茶的种类



随着肉骨茶在东南亚以至亚洲及..各地流传,烹饪风格也随着当地人的口味一直做着调整。现在常见的肉骨茶风味可以分为三种:

潮州派:颜色较浅,但汤里放较多的胡椒,所以有比较重的胡椒味。


福建派:颜色较深,因为用较多的豉油(黑酱油)作调味,所以有较重的药材味。


广东派:会加入中国的药酒,用来加强它的药效。

现在在新加坡,潮州派较为盛行。



三、制作过程



1.排骨入水烫后洗净备用。

2.将排骨、肉骨茶药材(用纱布袋包起,也有现成的肉骨茶包)放入锅中,加水及米酒。另外为使肉骨茶汤汁清澈,将拍打过的大蒜及姜片另以纱布袋装好一起放入锅中,以大火炖煮40分钟,再改小火熬20分钟,剩余约8杯的汤汁。

3.烹煮时,因药材内的成份会愈煮愈辣咸,可一边试吃汤汁的浓度,再依个人喜好加入大白菜或火锅料,其味道鲜辣,如不喜欢吃辣可减去辣味成份材料即可。



四、推荐店铺



1.松发肉骨茶Song Fa Bak Kut teh

新加坡本地....的肉骨茶品牌之一,连续拿过七年米其林推荐,在新加坡有很多分店,被很多人称作必吃的肉骨茶。

2.发起人肉骨茶Founder's Bak kut teh

新加坡....的肉骨茶店之一,这里的肉骨茶都是用..鲜的多肉排骨制成,很多名人明星打卡过的肉骨茶,整面墙上贴满名人照片。

3.黄亚细肉骨茶Ng Ah Sio Bak Kut teh

新加坡的..肉骨茶品牌之一,这家的肉骨茶以独特、浓郁的胡椒香味出名。

【全文完】

标签:

False
False
False